第 11 章
“背一下《大学》吧。”
赵学正半眯着眼靠到了身后的椅子背上,他倒要看看眼前唇红齿白的幼童是不是真有能耐。
谢彦张口就来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…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…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……”
他背的流利,丝毫没有顿挫,只是一会儿功夫便背了许多。
赵学正大手一挥,喊了一声“停”,谢彦便停了下来,亮晶晶的眼睛充满了疑问。
赵学正拿起案桌上的茶杯呷了一口茶,复把茶杯放了回去。
“这些都是谢子瑜教你的?”
谢彦回道:“先是我自学,不懂的地方去问了他还有…别人,哦,对了,我还看了他们的笔记……”
谢彦说了一大堆,目的就是想说他之所以会这么多,不是他一个人无师自通的,而是借助了许多外力。
赵学正点了点头,三角眼的鱼尾纹罕见地朝上弯了,“说说《大学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?”
谢彦奶声奶气地道:“《大学》提出了三纲领,即明明德、亲民和止于至善,八条目,即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,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……”(注1)
赵学正眨了眨三角眼,这懂得还真多!
“把‘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’那段背一下。”
赵学正说完后,觉得自己有些为难眼前的幼童了,《孟子》卷十四,每卷都有细分,“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”这段是卷二.梁惠王下的当中一部分。
即便是考中秀才和举人的,在《孟子》中随意抽出一部分让他们背,也不一定能背的出来。
赵学正想象着眼前的幼童会一筹莫展地缴械投降。
没曾想,眉眼如画的幼童眼皮都没眨一下便流利地背了下去:“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。王曰‘贤者亦有此乐乎?’,孟子对曰,有,人不得,非则其上矣……惟君所行也……”
赵学正扶额,太不可思议了,这也会?不过有可能碰巧他对这里熟悉。
于是,他拿了案几上的《孟子》,随意往后翻了几页,读了第一句之后,谢彦便能行云流水般地接着往下背。
赵学正越来越魔怔,速度越来越快,谢彦紧随其后,丝毫不见犹豫。
最终赵学正把书一合,闭上眼睛自言自语:“神童乎?天才乎?!”
谢彦知道对方被自己折服了,趁热打铁道: “学正大人能让我进天字班了吗?我保证进去之后会更加努力地学习。”
赵学正没有回答他,而是用瘦削颤抖的手握住了谢彦柔软的小手。
通过学正的手,谢彦感觉到他的心在颤抖。
“这些都是你在小半年之内自学的?”赵学正还在恍惚。
谢彦点了点头:“晚上挑灯到半夜,鸡鸣便起床看书了。”虽然说的有些“过”,但这些天来,他的确是非常用功的。
刚到云林县的时候,继母当家,加上他对这里的世界不熟悉,藏拙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。
如今祖母当家,一切都明朗了起来,再藏拙的话就不能参加明年的县试府试了。
赵学正点了点头,语气变的非常柔软:“很好,很好,男儿当自强不息……”
谢彦第一次感受到了优等生的待遇。
——赵学正和风细雨般的语气。
跟之前的漠视和呵斥截然相反。
一旁的谢复壮看着谢彦,眼睛都直了,就像是看一个陌生人。
这是他认识那个《三字经》和《千字文》都背不利索的堂弟吗?!
他的脸变得一团黑,每天晚上他都会去祖母的寝室,看到谢彦翻看过什么《大学》和《孟子》,似乎还有别的……
只是当时谢彦说过,“只是随便翻翻。”
这么流利,这么熟练,这是随便翻翻吗?!
他不嫉妒堂弟会的比他多,但介意堂弟忽悠他。
“你这是随便翻翻?”
谢彦看到堂哥的神情,知道他内心不平衡了。
他很是理解堂哥的心情,两人朝夕相处,对方一直是个菜鸟不如自己,忽然有一天,笨拙的人变的异常的伶俐,前后的反差让谁都接受不了。
“归来,等一会儿听我解释。”
现在最要紧的事情是进天字班。
谢复壮也知道有些话在赵学正面前不好说,便强忍了等一会儿听谢彦的解释。
赵学正见谢复壮神色不对,误会他对谢彦产生嫉妒,便拿了教尺要打谢复壮的手板,被谢彦拦住了。
最后赵学正看了“谢彦”的面子以及谢复壮平时是个优等生没有打他的手板,但神色和语气很是不好。
“谦虚、谨慎、不骄不躁,这是做人的根本,回去好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