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月壶(三)
“小太华?”楚湘白喃喃念着这个名字,脑海中闪过一些零碎的场景。有日出云海、雁落青峰、以及自彩霞间下坠的星星。她似乎想起些什么,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想起,细眉微蹙,“我们去小华山看看吧。”
“我听嫂嫂的。”刀栀指了下死去的龙神使者,犹豫道,“就这样扔在这里吗?”
“葬了吧。”楚湘白看了一看地上的枯骨,眼底有愤怒,也有怜悯。她扭过头去,缓声道,“毕竟他曾经也是......”
她的话没有说完,其实也不用说完。
这最后一点属于人的尊严,留给曾生为人的他。
楚湘白几人将龙神使者葬在东山隘口处,忙完了,万千慈还没有走。他听到他们要到小太华,也想要跟着去。但他畏惧龙神使者“不得善终”的愿望,又舍不下患病的妹妹,只远远地站着看。
“方才有劳你帮忙。”苏简生看破少年的心思,对他说,“天就要黑了,翠儿还在等你。我家里的第二个柜子里有些钱,村子里谁手头紧,可以先拿去用。”
万千慈从他话语中听出一层不好的含义,心里“咯噔”一声,紧张地问:“小先生,你们不回家了吗?”
“暂时不了。”苏简生没有在这件事上说太多,其实在龙神使者讲出愿望的时候,他们就已经回不去了,虽然那片名为“家”的土地依然在。
万千慈有些担心:“那你们以后怎么办?”
“以后吗?”苏简生想了想,忽然微笑,“那就是离开龙之乡的事情了。我大概还会开一家私塾,你和翠儿一定要来。我们从唐诗开始读,一直读到宋词。”
他语气顿了顿,又温然开口,“不过现在天要黑了,先回家吧,别让翠儿着急。”
“嗯。”万千慈点了下头,他背起一筐未被污染的矿石,朝万家村行去。
楚湘白也为翠儿准备了治病的矿石,满满的两筐。可因为龙神使者那个近乎于诅咒的愿望,她担心那个小姑娘再受连累吃苦,也就没有告诉万千慈。
她站在夕阳余光中,望着被沉重矿石压弯脊背的少年,说道:“我们也走吧。”
一行人趁天还微微亮,沿着年久失修的山道,走向小太华。小太华是东山里一处山峰的名字,峰顶有松,松间藏着一间小小的道观。道观不知识何时建成的,年头很久,墙上红漆斑驳,露出了灰白的底色。
他们来到这座道观时,已是繁星满天。楚湘白绕开门前丛生的野草,缓缓跨过门槛,走了进去。借着窗外的月光,她看到观中有供奉神像。不是龙之乡随处可见的龙神,而是一名面容温和的男子。
男子神态淡然,身着道袍,背后负剑。即使是石像,也自有一股超然物外的仙风。
楚湘白不知这石像是何人,心中却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情。她垂下眼帘,拱手对他行礼。
“姐姐!”杨默蝉跑到门后,她似乎发现了什么,慌着叫楚湘白,“姐姐,你快来!”
楚湘白回身看去,发现一具与死去的龙神使者极为相似的骸骨,蜷缩在门后的角落里。他身上盖了件浅青的道袍,腰间悬挂一只酒葫芦,手中抓着块湛蓝色的矿石。
根据村民们虽说,小太华峰上,只住着那名疯疯癫癫的老剑仙。眼前的这具尸骨是谁,又因何而死,已经很清楚了。
几人商量着也将老剑仙安葬,在收敛遗骨的时候,一卷书册从他怀里掉了出来。书册和这间道馆一样破旧,泛黄的书页卷着,散发着发霉的味道。
他们先安置好老剑仙的尸身,点起两根蜡烛,在暖融融的光里看他留下来的那卷书册。
说是书册,其实是老剑仙留下来的日记本子,里面写了很多他游历人间的见闻。
老剑仙有个师父,姓苏,单名一个谢字。
他带着当时年纪尚轻的老剑仙,师徒两人一起来到了一处名为翠微山的地方,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衰老得很慢,寿命也长,年逾七十的老翁,看起来不过中年。
苏谢觉得很奇怪,询问之后,得知翠微山下的村民都信仰着龙神。每一年的立春,村民都要举办盛大的仪式,祭祀龙神。等祭礼结束后第二天,人们饮下山泉水,就能得到龙神的赐福,长生不老。
苏谢出身名门正派,清楚长生不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,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以祭祀的方式就能长生,本身就是很古怪的。
正好,过几天就是立春。村民们邀请苏谢一起参加祭礼,他答应下来,决定看看这所谓的龙神,究竟是个什么东西。
在祭礼的前一日,村民们拿出了最好的酒菜来招待两人。年轻的老剑仙在日记本子上,细细描述了那些吃食的口味,以及向他们师徒敬酒的人。字里行间满是热闹,也满是少年雀跃欢喜的心思。
然而,事情并非如此简单。
在老剑仙后来的记叙中,村民们宴请他们是别有目的。可口的酒菜里被放了足量的迷药,那些村民不知他们是仙门